,

中新天津生态城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

348
作者最后一次修改是在 27/03/2023 - 09:33
  • 建筑类型 : 低于28米办公楼
  • 建设年份 : 2021
  • 交付年份 : 2021
  • 地址1-街道 : 滨海新区中新天津生态城 300480 天津市, 中国
  • 气候区 : [Dfb]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 楼面净面积 : 3 467 m2
  • 建设/改造费用 : 4 520 968 ¥
  • 户/工位数工位 : 72 工位
  • 费用/m2 : 1304 ¥/ m 2

认证 :

  • 一次能源需求
    0 kWhpe/m2.年
    (计算方法(相关国家) : 现场测量方法(中国) )
能源消耗
经济型建筑建筑物
< 50A
A
51 à 90B
B
91 à 150C
C
151 à 230D
D
231 à 330E
E
331 à 450F
F
> 450G
G
能源密集型建筑

本项目位于天津市中新天津生态城15号地公屋项目,地上层数2层,地下1层,主体高度为15.20m,结构形式为钢框架结构。主要功能为政府办公,为企业和居民提供不动产登记服务。

项目遵循绿色建筑建设理念,从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室内环境方面进行优化。在中国“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目标提出后,为了提升建筑能效,强化节能减碳效果,项目进行了系统化、智能化的改造,应用“绿色产能、灵活储能、按需用能、智慧控能、高效节能”的技术措施,从能源的“产、储、用、控、节”五个层面进行优化和控制,最大限度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

产能方面,最大限度利用了太阳能发电,在建筑屋顶车棚铺设2200m2的光伏板并配备自动清洗机器人,保证光伏发电效率;此外,科学利用地源热泵与太阳能热水系统耦合技术,以太阳能热量的回补,维持土壤源冷热平衡;还安装了风力发电设施、光伏路面、光伏座椅和光伏垃圾桶,探索可再生能源利用新形式。

储能方面,建筑安装了150kWh的锂电池用来储电,实现了光伏发电储能和电网购电储能两种储能方式的灵活切换,保证建筑在并网用电时削峰填谷,紧急断电时可孤岛运行。

用能方面,建筑的楼宇自控系统可以根据屋顶气象站监测的天气情况,自动选择自然通风或启动空调系统,有效调节室内温湿度和空气质量,保证室内舒适度。

控能方面,搭建了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协调优化能源供给侧和需求侧,通过对楼宇设备的精准控制和内外能源系统的综合调控,自动调整用能策略,从而实现智慧化运行。

节能方面,融合了主动与被动技术,以被动设计降低建筑用能需求,以主动技术提高设备用能效率。建筑设计和建设中,优化了建筑体形,选用高性能围护结构,外窗倾斜处理形成自遮阳,设置地道风、高侧窗、导光筒,增强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还选用了高效空调机组、节能灯具和势能回收电梯,进一步强化节能效果。

此外,还践行“生态优先、灰绿结合”理念,因地制宜实施海绵城市建设,铺设透水路面、安装蓄水模块,对雨水资源进行综合的回收利用,积极利用非传统水源,有效控制雨水径流。

通过对能源、资源的协调优化,本项目成功实现零碳运行目标,建筑的能源供给更加清洁、能源消费更趋绿色,为绿色低碳建筑推广提供了成熟的技术经验。

BIM技术

运行过程中,通过BIM可视化,降低专业设备的操作理解难度,减少因误操作引起的安全隐患。

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1)问题:外窗部分窗体下沉无法关窗,窗户气密性降低;正门旋转门设计尺寸较大,开启时有噪音一直停用,常开侧门,导致室内空气外流。
解决办法:外门窗与门窗洞口更换密封条围护结构洞口、电线盒、管线贯穿处气密性处理机电设备与外墙交界处气密性改造;外门增加门斗,启用旋转门,增加防夹手功能,改善气密性。
(2)问题:热泵机组全天候不停机,间歇运行,蒸发器供回水温度失调,变频水泵定频运行。
解决办法:将采集网关更新为控制网关;实现数据上报同时的远程控制;根据实际运行特征部署动态控制服务。
(3)问题:空调末端部分温控器设置不当,温控器反馈温度偏高,部分风盘控制面板损坏。
解决办法:分集水器加装电控调节阀;冬夏季转换开关加装电控两通阀;部署自然冷却控制服务;部署自动平衡控制服务。
(4)问题:光伏板有阴影遮挡,影响发电,存在发热火灾隐患;系统设备老旧,效率低下,影响发电量;组件清理不足,影响发电效果。
解决办法:调整结构,去除东西侧遮挡部位组件;更换1192块高效组件,容量提高33%,发电量提高65%;配置清扫设备,实现智能化清洁。

建筑使用者评价

通过调查,受访者均表示该建筑在热舒适、空气质量、光环境、声环境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使用体验。建筑外墙、外门窗等隔声效果良好,使用过程中不受室外噪声干扰,办公环境安静。建筑采用地道风系统、中庭高侧窗、导光筒等设计元素,增强建筑的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效果,建筑外窗采用倾斜设计形成自遮阳,屋顶和侧窗安装导光筒,不同元素叠加起到“1+1>2”的效果,使用过程中,室内热舒适和光环境均能维持适宜状态。同时,室内设置空气质量监测探头,屋顶设置小型气象站,与楼宇自控系统协同工作,室内空气质量不达标时,可以根据室外环境条件自动选择自然通风或开启新风,室内温湿度和空气质量得到较好保障,空气和体感舒适性良好。

能耗

  • 59,99 kWhfe/m2.年
  • 照明:27.29 Kwh/m2/year;
    设备:19.44 Kwh/m2/year;
    制热:6.06 Kwh/m2/year;
    制冷:18.02 Kwh/m2/year;
    泵和其他设备:1.59 Kwh/m2/year;
    风机:11.67 Kwh/m2/year;
    生活热水:0.95 Kwh/m2/year

  • 85,01 kWhpe/m2.年

围护结构性能

  • 0,18 W.m-2.K-1
  • 建筑屋面构造为细石混凝土(内配筋)(40.00mm)+ 水泥膨胀珍珠岩1(20.00mm)+岩棉板(300.00mm)+钢筋混凝土(120.00mm)+石灰水泥砂浆(20.00mm),U值为0.14W/ m2﹒k;
    外墙构造为岩棉板(150.00mm)+砂加气块B04(300.00mm),U值为0.18W/ m2﹒k;
    热桥楼板构造为岩棉板(150.00mm)+砂加气块B04(50.00mm)+钢筋混凝土(250.00mm),U值为0.23W/ m2﹒k;
    外窗和透明幕墙采用PA断桥铝合金双中空(双银Low_E6无色+12Ar+6无色+12Ar+6无色),U值为1.10W/ m2﹒k,气密性为6级,水密性为3级。
    围护结构选用了高性能的保温材料和节能外窗,并通过增加保温材料厚度,其节能效果优于常规节能建筑。但经过多年使用,外窗和外门的气密性有所下降,本次改造重点对气密性进行了提升,所有外窗和外门集中更换密封条,密封胶条连续平整,转角处镶嵌紧密无松脱凸起,接头处无收缩缺口,整体气密性能进一步提升。

  • 0,22
  • GB/T 7106-2013

  • 6,00

实际最终能耗

    2 022

系统

    • 地源热泵
    • 太阳能热水系统
    • 自然通风
    • 单向流新风系统
    • 地道风通风系统
    • 太阳能光伏
    • 太阳能
    • 地源热泵
  • 112,50
  • 采用正南正北朝向,优化建筑体形,体形系数为0.22,各朝向窗墙面积比为0.27(东)、0.34(南)、0.19(西)、0.16(北),选用高性能保温材料和节能外窗,提高外门窗气密性,有利于被动节能。建筑外窗做倾斜处理,利用自身结构作为外遮阳,降低夏季空调能耗;此外,设置地道通风系统和中庭高侧窗,通过其拔风作用增强自然通风,设置导光筒增强自然采光。

智能建筑

    楼宇控制系统、智能照明系统、智慧能源管理系统

    依托接入国网省级智慧能源服务平台的本地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开展项目运营策划优化,应用能量路由、智慧量测等技术,将光伏、储能、暖通系统有机整合,构建包含“源-荷-储”的虚拟电厂,以智慧化手段协调舒适性与经济性的平衡,实现项目运营管理质的提升。
    能源管理系统可以实时收集建筑用能数据,并基于数据分析结果,智能化联动联控暖通空调、照明等用能系统,合理分配和调度能源,节能率可达到10%-15%;可以智能化综合控制电网、光伏、储能和负荷,具备灵活的能源转换、流通和分配能力,实现建筑用能和市政电网之间的优化互动。

生物多样性

    在构建特色植物群落方面,项目的本地植物指数大于70%,以白毛杨、栾树、西府海棠、碧桃等既适应本地气候又反映地方风格的乡土植物为骨干树种,引入丁香、胶东卫矛等适应性快的适生树种,丰富植物多样性,并适当点缀观花、观叶、观果植物,配置怪柳、鸢尾、芦苇等耐盐碱植物,打造了层次分明、季相显著、丰富多彩的生态景观植物群落。

城市环境

项目位于中新天津生态城南部片区,该区域于2019年获得三星级绿色生态城区(实施运管阶段)标识认证,区域内公共交通、商业、服务设施完善,由慢行系统、街坊公园、社区公园、生态谷与滨水湿地空间共同组成的有机开放空间网络贯穿整个片区,在片区内任一点出发,步行200米可达街角绿地,300米可达街坊公园,500米可达社区公园,1000米可达城市公园的优良户外空间环境。

城内定制生态城1-5号线五条免费公交线路,另有多条跨区域公交路线及轻轨Z4线(在建),各路线实现交汇和接驳,便于换成和衔接步行通道,共同组成区域公共交通网,促进绿色出行。开发智慧交通体系,智慧公交站提供城市wifi热点,乘客在距离公交站100米的范围内都能连接,市民乘客可通过电子屏幕或手机APP查看公交实时运行状态及站点、线路、换乘信息。

区域内推广“生态细胞-生态社区-生态片区”三级居住体系和“邻里之家-社区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主中心”四级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以20-30平方千米的产城融合片区为基本街区单元的空间布局模式。生态细胞由400米×400米的街廓组成,4-5个生态细胞组成生态社区,4-5个生态社区组成生态片区。生态社区内设置了小学、幼儿园、社区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生态片区内除设置居住功能以外,还混合安排了就业、生活服务等多种功能,形成了综合性的城市功能区域。每个社区中心集公益性和商业性社区服务于一体,包括医疗卫生、办事服务、文体活动和社区商业等,打造15分钟居民生活圈,一站式满足居民办事、看病、购物、娱乐和参与社区管理等需求。

中新天津生态城高度重视教育、医疗和民生配套设施建设,学校、医院、社区中心建设标准远高于常规标准。同时,依托生态城生态绿色资源,进行绿色教育,形成绿色人文。

地块面积

8 090,70 m2

公共绿地面积

5 453,13

停车场

本项目非机动车位和机动车位均位于场地南侧地上停车场,共设置非机动车位30个,机动车位30个,其中无障碍停车位1个,本次改造还配置电动汽车充电桩2个,为使用者提供便利的停车条件和电动汽车充电条件。在保障机动车出行的便利条件基础上,项目鼓励和提倡自行车和步行等绿色交通方式,全方位满足使用者的交通需求。

产品

    高效光伏组件

    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高效单晶电池与半片组件技术结合,提升组件功率与阴影遮挡下的发电能力,降低组件工作温度与热斑造成的局部温升,组件效率大于19.6%,每年仅0.55%功率衰减。

    项目设计方:产品性能优,满足项目使用需求。
    建筑工人:易安装,施工污染小。
    使用者:实际使用中性能优秀,质量优质,符合使用习惯,较传统设备设施便利性、先进性均有提升。


    全自动光伏清扫机

    北京四方德瑞科技有限公司

    光伏供电,智能判断清扫范围,自动行走、自动清扫,具有自清洁功能。


    导光筒

    HVAC、电 / 照明


    电动窗

建设及开发费用

  • 4 520 968 ¥

循环设计

    办公室与走廊之间采用玻璃隔墙,办公室之间采用轻钢龙骨轻质隔墙,建筑使用功能可变,使用灵活隔断的可变换空间面积为2219.50m2。

水管理

  • 1 547,83 m3
  • 1 066,26 m3
  • 市政水源出厂对PH、电导率、溶解氧、余氯、浊度等指标进行检测,合格方可送至用水楼栋。建筑内市政给水与市政中水采用市政直供,不设置水箱,避免细菌滋生影响水质。市政中水用水管道等的管道、设备、设施,设置清晰的永久标识,标识由系统名称+流向组成,避免误接、误用。建筑内未设置生活饮用水处理装置,办公室采用饮水机+桶装水供应饮用水,饮水机定期清洗消毒,保障水质安全。

室内空气质量

    室内布置39个ATE传感器监测室内环境,对室内典型污染物TVOC、CO2、和PM2.5浓度进行实时监测,三类污染物平均浓度分别为0.41mg/m3、0.06%、32μg/m3,通过楼宇自控设备,当室内污染物浓度超标时开启自然通风或新风系统,通过智能化手段,将室内污染物浓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健康與舒適

    室内布置39个ATE传感器监测室内环境,实时获取室内温、湿度信息,经统计,办公室、会议室等主要功能房间夏季平均温度、平均湿度分别为26.6℃/65%,大厅和办事大厅夏季平均温度、平均湿度分别为27.1℃/67%;办公室、会议室、大厅和办事大厅冬季平均温度、平均湿度分别为19.8℃/33%。

    对于室内热湿环境控制,利用楼宇设备自动化系统,综合分析室内外环境数据,根据室内外环境差异,自动选择自然通风或设备调节模式。在过渡季室外环境舒适的情况下,自动开启中庭高侧窗和地道通风系统,利用二者的“烟囱效应”达到良好的自然通风效果。在非过渡季室内外温差较大时,系统则通过智能调节模式,自动开启地源热泵、空调和新风机组,保证室内冬暖夏凉。

    通过对建筑使用者开展满意度调查,96%的使用者表示各季节室内环境舒适,温湿度适宜,对工作环境表示满意。

生活和服务质量

建筑入口、室外场地、公共绿地、城市道路相互之间设置连贯的无障碍步行系统,室内设置无障碍卫生间和无障碍电梯,停车场设置1个无障碍停车位。

基本信息

项目融合了主动与被动技术,以被动设计降低建筑用能需求,以主动技术提高设备用能效率,从源头为建筑节能减碳创造条件。在被动设计上,优化了建筑体形和窗墙比,围护结构选用高性能的保温材料和节能外窗,同时外窗做倾斜处理形成自遮阳,降低夏季空调能耗,还设置了地道风、高侧窗和导光筒,增强建筑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主动节能上,选用了高效空调机组和节能灯具,并选用具有势能回收功能的电梯。

同时,还大量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满足建筑的能源使用需求。第一,最大限度利用了太阳能发电,在建筑屋顶和车棚安装了1022块高效光伏组件,光伏板面积约2200 m2,装机容量366.8 kWp;并为光伏板配备自动清洗机器人,实现自动清理,保证发电效率。第二,科学利用地源热泵与太阳能热水系统耦合技术,建筑采用地源热泵系统作为冷热源,并与太阳能热水系统进行耦合,以太阳能热量的回补,维持土壤源冷热平衡。

此外,搭建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协调优化建筑能源供给侧和需求侧,通过对楼宇设备的精准控制和内外能源系统的综合调控,自动调整用能策略,实现智慧化运行。系统能够实时收集建筑能源利用数据,基于实际数据智能化联动联控暖通空调系统和照明系统,合理分配和调度能源。此外,还能够智能化综合控制电网、光伏、储能和负荷,具备灵活的能源转换、流通和分配能力,实现建筑用能和市政电网之间的优化互动。

建筑碳汇

项目通过增加绿地面积实现降碳增汇,绿地率高达67.4%,绿地面积5453.13m2。

绿色交通

项目位于中新天津生态城南部片区,城区内鼓励居民采用绿色出行方式,合理制定交通发展规划,道路交通采用人车分流形式,将人行、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分隔开,形成连续的人行道;过街人行道安装带过街按钮和语音提示的交通信号灯,保障行人安全;建立贯穿全城的慢行步道体系,与生态景观和休闲公园相结合;定制生态城1-5号线五条免费公交线路,另有多条跨区域公交路线及轻轨Z4线(在建),各路线实现交汇和接驳,便于换成和衔接步行通道,共同组成区域公共交通网,促进绿色出行。开发智慧交通体系,智慧公交站提供城市wifi热点,乘客在距离公交站100米的范围内都能连接,市民乘客可通过电子屏幕或手机APP查看公交实时运行状态及站点、线路、换乘信息。

温室气体排放

  • 可再生能源抵消,实现零碳运行,碳排放量为0。

  • 50,00
  • 《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GB/T 51366-2019

PDF
 绿色建筑,零碳建筑,政府办公

分享 :
授权者

娜 郑

项目专员


其他案例研究

更多

比赛/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