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溪洲水上乐园景观工程
- 启动时间 : 2016
- 地址1-街道 : 岳麓区 410006 长沙市, 中国
- 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 : / 城市生态系统, 共享花园, 生态走廊, 其他 /
-
320 000 000 欧元
- 经理/销售
湖南湘江城市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项目概况
长沙巴溪洲是湘江中的洲岛之一,岸线长约7000m,南北长约3450m,东西平均宽约300m,最大宽约400m,总面积91.23公顷。该地域性的生态景观营造在湖南起到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作用。作为湘江流域重要的鸟类栖息地、和绿色教育第二课堂,起到积极的社会意义。
设计难点
巴溪洲由湘江冲击而成,四面环水,地势较为平坦。四周无防洪水利工程。根据水文数据,巴溪洲一年有约5次洪灾。因此洲岛每年都可能多次被洪水淹没。植物设计成为此项目成败的关键,主要考虑乔、灌、地被的耐淹性和后期维护。同时还需考虑活动场地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
设计特色
一是以大地为线索,在无边际的自然中寻找不可控制的自然美,带来起伏的坡地、连串的低洼地、自由的岸线,还有江水带来的丰富的岸边湿地。二是以时间为线索,岸线起伏的地形改造、游路两厢季节性色彩的交替变换,以及四季变化中“地理•时间”的轮回。三是以感官体验为线索,关注风、声音、光与活动的关系。四是在基础性设施的基础上,穿插故事性花园主题。五是以生态设计为纲,将体现内涵的个性特征贯穿整个生态设计中。
技术创新
低干预——采用低干预绿色景观模式构建,借助自然环境来塑造风景园林,维育洲岛生态基底。在设计过程中,理念由“水适应人”转变为“人适应水”,水与岛融为一体,水位随着四季降雨的变化,潮起潮落。结合场地水文状况,综合防洪、景观的多项功能要求,采用非工程处理技术手段,设计可淹没的自然生态驳岸。场地内设置了多处生物迁徙通廊,提高洲岛内自然斑块的连接性。
低成本——强调系统的动态转化力,走节约型风景园林道路。所有建造材料都选择本地材料,做到后期的低维护和对环境的影响最小。构建完整的、低成本的雨水收集管理系统,使雨水汇入生态湿地和景观水塘,同时处理净化后可用作景观用水和绿化浇灌用水。
低维护——倡导低成本管控,保证公园的可持续发展。选择低维护植物,减缓资源消耗,在园中多选用生命周期长、易于成活、耐湿耐淹的植物,优先选用本地植物品种,降低植物的维护成本。选用太阳能、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节水型卫生洁具及配水件等绿化环保节能材料,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洲岛。
可持续发展
评价/反馈
建设方评价
巴溪洲水上乐园于2014年10月开园,2016年1月全标段竣工,至今运营状况良好。巴溪洲项目的成功运营极大提高了片区人居环境,为片区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并有力地带动了周边文旅产业招商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受到了市民游客与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和喜爱。

专家评价
巴溪洲水上乐园的开发无疑是合理且成功的,提供了一个低干预设计的探索样板。它的恢复与改造使得它在未来对于社会的贡献远远超过了过去的价值。对于今后的景观,低干预设计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低干预景观是自然和人工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现代景观设计不仅要从低干预策略上发现和展现自然美,更要从历史人文挖掘场所精神,最终实现景观创新。

使用者评价
大众点评网友 麓山鹤影:一个非常适合在天气舒爽的周末或者假期带上家人朋友自驾出行的目的地。长期处在工作环境中的人可以到此换换心情、疏解压力。没有什么商业化的设施,也因而算是片没被过度开发的净士了,卧草地、扎帐篷、放风筝、看湘江、吹林风,皆适宜。
微博网友 涧河岸边笑笑生:巴溪洲被称作“城市遗忘的世外桃源”。近日,这里水杉泛红,阳光洒落林间,岸边绵延几公里的芦苇荡此起彼伏,白色芦花在风中摇曳,呈现出浓郁的初冬景象。

管理
湖南湘江新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湘江城市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项目建设
项目建设遵循“公益便民、群众受益,政府主导、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绿色生态,统筹协调、规范管理”的原则,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城市文化与人民福祉有机统一。
运行管理
由政府成立的湖南湘江城市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统一管理片区的公园、市政道路、公共设备设施等基础设施,其中包括巴溪洲水上乐园。经过多年探索、发展和完善,建立了制度化、科学化的管理体系及组织架构,在不断市场化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拥有专业的物业管理和城市运营团队,稳定的营业收入,发展态势良好。
公众参与
公众对巴溪洲的建设发展态度积极。长沙多所高校师生定期在巴溪洲进行物种调查研究,并将成果与运营单位共享,参与讨论制定巴溪洲的生态维护措施。汛期严重时,学生、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党外人士联合会、社会志愿者等多方志愿者均积极参与巴溪洲的清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