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汇东
- 由 Yee Ting Wong
- /
- 2023-03-27 11:43:56
- /
- China
- /
- 107 / CN
新建建筑
- 建筑类型 : 高于28米高层办公楼
- 建设年份 : 2015
- 交付年份 : 2019
- 地址1-街道 : 炮台山电气道 218 号 999077 香港, 中国
- 气候区 : [BWh]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 楼面净面积 : 13 378 m2
- 建设/改造费用 : 35 075 105 ¥
- 费用/m2 : 2621.85 ¥/ m 2 sup>
认证 :
-
一次能源需求 :
225.99 kWhpe/m2.年
(计算方法(相关国家) : 实验计算方法(中国) )
港汇东项目于2017年获得中国绿色建筑三星级认证,并且于2019年为全港首个获得中国健康建筑并获得三星最高评价的项目。该项目位于香港东北角电气道218号。总用地面积为891m2,地块原为香港丽东酒店,项目周边的商住大楼居多。本项目为超高层核心筒结构的办公楼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3378m2,建筑高度为114.3m,共25层,地下设2层停车场,地上2层商业裙楼,1层平台花园,22层办公空间。自项目启动以来,港汇东(Harbour East)开发的设计团队致力于实现以人为本的绿色可持续建筑。本项目同样取得了LEED,WELL和Beam Plus三项认证的铂金级奖项。
项目为同类首个突破性办公楼,香港处于华南地区,春秋冬季节适宜自然通风。本项目幕墙设有独特的电动可开启窗户设计,在过渡季节,场内气象检测器会根据室外气候及空气质量做出评估,当情况允许下,将建议用户采用自然通风,用户可自行选择开启窗户或开启幕墙导风组件,同时,相关的空气处理机组将停止运作,通过模拟和计算,在主导风的情况下,换气次数可以达到31ACH,从而有效降低空调系统的负荷。
另外,本项目的天气树是全港第一个发展商独有设计——实时监测室外空气质素、天气、声环境 ,并将这些有用信息上传BMS系统并发布至用户的APP。用户APP根据户外天气情况和空气质素向用户建议是否开窗,可开窗的外立面配合“天气树”及用户APP系统改变使用者对舒适度的看法,鼓励了健康的生活方式,使用者个性化控制室内空间,让他们决定自己建筑的使用方式,改善舒适度,并有效降低大楼能源消耗。
项目为香港首个采用液体除湿冷却系统的甲级办公楼。办公大楼的新风系统(PAU)采用了液体除湿系统。该系统提供了更好的湿度控制,从而改善居住者所在空间的室内空气质量。由于风机盘管(FCU)的潜伏负荷被大大减少,整个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将会随之降低。通过显热负荷和潜热负荷的分离控制,提高了PAU冷盘管中的冷冻水温度,从而使制冷系统的效率(COP)更高。通过模拟和计算,可节约建筑总能耗约34.1%。
参与方
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
http://www.hld.com港汇东 (电气道218号) 是恒基兆业位于香港北角电气道与油街交界处的一个新甲级写字楼发展项目。本项目坐落在人口稠密的香港岛,总建筑面积约为144,000平方尺,包括办公、商店、公共花园和地下停车场。 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是本项目的开发商.
奥雅纳
http://www.arup.com奥雅纳负责项目的绿色建筑的设计。
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项目所在的北角和炮台山是高密度的旧城区,该地区的建筑多数为30至40年的旧楼。高密度的建筑环境为自然通风采光带来挑战,公共用地及绿化地极为稀少也给建筑设计和项目建设带来了限制。
本办公楼的设计团队因地制宜,采用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结合绿色、健康和智能技术三种设计策略,高效解决日照采光、通风降噪等难点,满足绿色建筑的节能环保,同时提供给使用者更健康舒适的环境,鼓励用户向绿色的生活方式转型。建筑采用玻璃幕墙和光导板增强自然采光,并采用了一系列的综合措施,设置“天气树” 、智能程序及可自然通风设计,改变用户的行为模式,使其可个性化控制建筑的使用方式,同时解决管理方面的难题。
考虑周围环境的影响,结合场地自然条件优化通风走廊,尽可能将塔楼设置于较为宽敞的街道方向(油街),而在较为狭窄的街道留出较为宽敞的空间,从而避免建筑构造形体导致的不舒适的场地风环境,为周围居民和行人提供更舒适的室外空间。
本项目在这极为有限的用地面积,于2/F屋面平台花园设有休憩、长板凳及绿化空间供公众使用。同时,项目在公共空间设有健身设施,开放给租户和公众使用。另外,项目引入共享空间的概念,让用户可以使用对面大楼中的游泳池和健身中心,在拥挤的市中心内为用户提供更多便利的公共空间。
建筑使用者评价
根据一项港汇东办公楼内部有关室内舒适度的匿名调研,绝大多数人对该项目的室内舒适度持有积极态度,包含身体建康、热舒适、光环境、声环境及环境调节与控制几个方面。大部分人对于室内温度感觉良好,于夏季和冬季均没有不良反应,仅在夏季和冬季时有少数人感觉太暖或太冷。员工对室内灯光(自然与人工)感觉良好,没有因过剩或不足光照引发的抱怨。与此同时,员工均有使用手机app以调节窗帘,调节室内光照确保舒适度。员工对声环境整体体验感佳,近九成员工未经常受噪音影响。整体而言,受调查员工感觉对室内环境满意且认为有足够控制和调节建筑舒适度的能力。
系统
- 无供暖系统
- 无家用热水系统
- 冷水机组
- 自然通风
- 双向流新风系统
- 无可再生能源系统
智能建筑
生物多样性
城市环境
区域内公共交通
本项目位于交通繁忙的市区,附近有地铁、巴士等多种交通站点。 距本项目500米范围内,可供选
择的公交线路有20条以上,平均每5分钟便有交通工具可以乘坐,非常方便。
商店、活动、服务
距离网站500米步行距离内有10多种不同的基本服务,步行者可以使用网站服务。 它们包括餐厅,零售,便利店,礼拜场所,超市,药房,银行(ATM),学校,理发店,图书馆,医疗机构,社区中心。
绿色区域
香港地区本身地少人多,且电器道218号位处于香港岛的新兴商业中心地带,公共用地及绿化地极为稀少。场地北部是二级历史建筑及艺术空间“油街实现”,面向维多利亚港。
项目在2/F屋面平台花园设有面积为320m2的休憩、长板凳及绿化空间公用。 并且项目在公共空间设有健身设施,开放给租户和公众使用,可欣赏对面的艺术空间,营造视觉放松的空间。项目绿地率达34%,设47种植物,通过加强人和自然的联系,改善使用者的体验,增强愉悦的心情和幸福感。 另外,项目引入共享空间的概念,让用户可以使用对面大楼中的游泳池和健身中心,在拥挤的市中心内高效的提供更多的便利的公共空间。
地块面积
891,90 m2
公共绿地面积
268,80
产品
Air Induction Unit

Arup 奥雅纳
https://www.arup.com/zh-cn/projects/air-induction-unit
AIU是一种由奥雅纳设计的无叶风扇,在2019年获得了香港工商业奖的创新与创意大奖。AIU用于提供舒适的空气流动,特别是在短暂停留的空间,如地铁站、公交站、售票处和半室外餐厅等。它的优点是可以改善空气质量,降低噪音,节省能源,提高安全性,减少维护成本,且外观美观。它的原理是利用高速气流感应周围空气,形成低速大面积的空气流动,从而达到制冷的效果。它的能耗比传统风扇低65%,能够带动10倍的空气运动。
从使用者的角度讲,AIU对比传统风扇的优势是简洁现代的外观,低噪音和制冷效果。可以让等车的时候感到凉爽,也不会浪费太多的能源。AIU是一种无叶风扇,可以在地铁站、公交站等半开放的空间提供凉爽的空气流动。
从施工方的角度看,AIU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高速气流影响周围空气,形成低速大面积的空气流动,从而达到制冷的效果。它的优点是可以改善空气质量、降低噪音、节省能源、提高安全性、减少维护成本。
天气树

Arup 奥雅纳
https://www.arup.com/zh-cn/projects/air-induction-unit
用户APP根据户外天气情况和空气质量向用户建议是否开窗,可开窗的外立面配合“天气树”及用户APP系统改变使用者对舒适度的看法,鼓励了健康的生活方式,使用者个性化控制室内空间,让他们决定自己建筑的使用方式,改善舒适度,并有效降低大楼能源消耗。
用户APP可以根据户外天气情况和空气质量向用户建议是否开窗。此外,该APP还可以配合“天气树”和用户APP系统,改变使用者对舒适度的看法,鼓励健康的生活方式,让使用者个性化控制室内空间,使他们能够决定自己建筑的使用方式,从而改善舒适度,并有效降低大楼能源消耗。
循环经济策略
再利用:相同功能或不同功能
环境评价
循环设计
水管理
- 1 347,30 m3
- 8 143,70 m3
- 228,90 m3
室内空气质量
健康與舒適
生活和服务质量
交流促进:位于炮台山地铁站口,该项目楼下的零售、餐饮区域、及平台花园不仅为楼中的商务人士提供便利,同时向社会开放,提供便利。项目沿街设有平台和商店。平台商店和餐馆提供了混合使用的社区。建筑中性色的使用使建筑物与周围区域融为一体,但又容易被新访客识别。商店采用超白玻璃设计以增加视觉的连续性,超白玻璃消除了内部和外部之间的边界,与行人形成了视觉联系。幕墙系统的玻璃具有非常低的外部反射率,最大程度地减少可能影响邻居和驾驶员的潜在眩光。除此之外,在绿色稀少的都市地段提供平面和垂直两种绿色空间也使该项目和周边地段形成绿色、融洽的关系。
平台花园及健身设施:本项目为公众商业地带,用地面积极为有限,在2/F平台花园设有休憩、长板凳及绿化空间供公众使用。项目在2/F公共空间亦设有健身设施,开放给租户和公众使用。另外,项目引入共享空间的概念,让用户可以使用对面大楼中的游泳池和健身中心,在拥挤的市中心内提供更多高效便利的公共空间。
Air Induction Unit (导风组件)为奥雅纳公司设计的室外空气导流系统,可以有效引导空气对流,并与传统吊挂风扇相比拥有舒适、静音、占用空间小、易安装、能效高的优点。该项目中充分利用AIU于各种室外空间及大堂,不仅有效提升空气对流,更是最大限度地降低传统风扇对人视野、声音的影响。除此之外,AIU也有效降低空气中污染物与病菌的停留时间,保证室内外环境卫生。
艺术空间:本项目于迎宾大堂内设有“双日”及“光影”两部艺术雕塑,赏心悦目。“双日”为组装在天花上的艺术装置,以四面有机玻璃和塑胶制品组成,以此映照出这座城市的独有色彩,为匆匆骤去的步伐留下印记。“光影”则是灯光映照下,在墙上投影出一幕幕抽象与具象之间的香港光景。运用发廊卷发圈、文仪用品、塑胶玩具等回收旧物,创作成光影雕塑。
无障碍设计:本项目按香港特别行政区屋宇署发出的《设计手册:畅通无阻的通道 2008》进行无障碍设计,相关设计满足其较高的推荐值。
主要设施包括:
室外坡道:
本项目的坡道的宽度为1200mm,坡度1:21 (推荐值为长度不小于1050mm坡度不大于 1:12)
无障碍停车位:本项目的无障碍停车位的宽度为3500mm (推荐值为3500mm)
楼梯:每级楼梯的宽度为225mm (推荐值不小于225mm) 扶手:扶手离开墙壁的距离为50mm (推荐值为30mm-50mm)
过道:电梯大堂的过道宽度为1100mm,长度为11650mm(宽度推荐值为1050mm长度不小于 1200mm)
无障碍厕:尺寸为1680mmx2300mm 且洁具安装位置符合推荐值要求(推荐值为 1500mmx1950mm)
基本信息
该项目在设计、建造和运营过程中于多角度采取节能减排的措施,注重从能耗、材料使用等方面考虑碳排放问题。在设计时,项目由3,211,816.3吨的碳排放减为2,116,347.912吨,总体碳排放减少34.11%。
运营上,本项目通过多种手段降低了30%以上的综合能耗。建材上,重复利用了来自于原有建筑 (原香港丽东酒店)地下空间中的地库墙、管桩以及部分建材,减少了碳排放。
建筑碳汇
- 生物基材料:建筑内采用原木门作为木材达34.5 m3,所有木材均从可再生渠道获得。
- 可回收材料:项目采用可回收钢材、混凝土、钢制H型桩作为建筑材料,总建材可回收比例达11.2%。 项目同时采用室内可回收材料,占比共达17.7%。
- 本地建材:为尽力避免不必要运输成本和碳排放,本项目采用多种本地建材,距离800km以内,占比达33.3%,共$1,574575.5HKD。
绿色交通
本项目位于交通繁忙的市区,附近有地铁、巴士、电车等多种交通站点。距本项目500米范围内,可供选择的公交线路有20条以上,平均每5分钟便有交通公具可以乘坐,非常方便。
温室气体排放
- 35,54 KgCO2/m2/年
- 6 512,37 KgCO2 /m2
- 50,00 年
- 2 372,90 KgCO2 /m2
参加比赛的原因
本项目结合周边旧区环境,注重城市功能延续及社区可持续性发展,采用主动和被动式的创新技术综合解决高密度环境中日照、采光、通风降噪等问题的挑战。该项目使香港首个建筑采用甲级办公楼可开窗设计及溶液除湿系统,同时创新性采用智能设计,天气树配合手机APP应用,允许用户决定建筑物的运行方式,鼓励用户向绿色生活方式转型,实现绿色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
从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中的各季节风速分布图、流线图及风速放大系数分布图可以看出,地块附近各个人行区1.5m处的风速均不大于5m/s,且室外风速放大系数小于2,符合本项要求。 本项目室外风环境情况或改善风环境的措施如下: 平滑的建筑表面: 建筑以圆角设计。 通过空气流通评估(Air Ventilation Assessment),平滑的建筑表面有利减少湍流, 建筑外形由基线设计的长方形改变成流线形。 提供透风的地面层:地面层设计有容许风穿过建筑,避免影响人行区的通风。 此外,设计考虑到与项目东北边住宅的距离,以确保建筑与住宅有足够空间通风。
项目采用专业声学顾问意见,对建筑物室内噪声,室内隔声,室内混响及声学,对外排放噪声等进行专业计算和考量并落实在项目设计建设中,最终呈现了一个优秀且舒适的室内声学设计。同时,建筑本身所产生的噪声亦不会对周边邻里产生任何性质的影响,对构建安静舒适的城市声环境提供贡献。
本案从绿色建筑角度充分考量空气,水质,噪声,热舒适,建筑物内公共服务性空间,运动,身心健康等多种角度入手,将大量创新设计落实在建筑本体,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建筑设计理念,实现可持续绿色建筑。
项目提供独立气象站及用户 APP用以实时查看监测项目气象站和建筑楼宇数据,从而进一步推进建筑的智能化,数字化进程,并为智慧城市提供先决条件。BMS系统可实时监测建筑屋宇的能耗水平,并基于实际数据提供降低能耗的解决方案。对推进建筑产业转型和建筑与用户的密切关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类别中的候选建筑

Users’ Choice
页面作者
其他案例研究

香港新界粉岭马适路One Innovale住宅项目
- 28/03/2023
- /
- hilary szeto
- /
- 64

港汇东
- 27/03/2023
- /
- Yee Ting Wong
- /
- 107


天友零舍——近零能耗乡居改造
- 24/03/2023
- /
- 美辰 闫
- /
-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
- 24/03/2023
- /
- 娜 郑
- /
- 70

华侨城济南章丘绣源河文旅综合项目一期文化中心
- 24/03/2023
- /
- renshan yang
- /
- 52